热门关键词:
生产车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车间

一生只干一件事!从小镇布厂到世界“隐形冠军”这位通商做了啥

时间: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 in /www/wwwroot/jyzjblg.com/cache/template/5bc1/8d57/a5391ec1f9c73e5758df.html on line 84

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www/wwwroot/jyzjblg.com/cache/template/5bc1/8d57/a5391ec1f9c73e5758df.html on line 84
1970-01-01
来源:生产车间

产品详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第29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创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苏中苏北唯一创建成功的企业,实现了如皋国家企业研发平台“零的突破”。

  据了解,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依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其评定条件也十分严格,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2.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3.有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不低于 1500万元;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150人;4.具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5.具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两年以上。

  据悉,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星股份)1997年开始筹建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宝钢研究院、洛阳轴研所进行产学研合作,2006年9月被江苏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技术中心建成面向行业服务、辐射产业链上下游的研发检测技术中心。目前,中心共拥有授权专利142项,培养和引进“草根”人才和专业人才80多人。

  力星股份表示,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技术团队建设的结果,也是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的充分肯定,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公司的技术优势,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体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公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唯一一家钢球上市企业,为奔驰、宝马配套滚动体,为航天、军工领域做钢球,为高铁做滚子,行业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坐落于南通如皋的这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就是力星股份。30多年的行业潜心沉淀,力星股份在全球滚动体产业链上的作用已无可替代。怀抱对制造业的热忱,董事长施祥贵已和钢球打了30多年交道。他拥抱过传统制造的春天,历经过转型升级的曲折,也见证了高速发展的辉煌。力星的发展历程,就是施祥贵不断奋斗和拼搏的线苏商财智会走进力星股份,会上,施祥贵分享了力星股份60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精彩创业史。

  闯敢拼,“鸡毛也能飞上天”60年代初,17岁的施祥贵走进了力星的大门,成为公司营销部门的一名临时工。“鸡窝里要飞出金凤凰,鸡毛飞上天!”1970年,在国家的号召下,施祥贵凭借一腔热血,拿着借来的3000块,带领13个人创办了一家做农机产品的乡镇企业,主打生产自行车、人力车的辐条,这就是力星的前身。

  这首诗的背后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创办农机产品乡镇企业初期,施祥贵为了省运费,肩扛96斤重的电动机跑了3公里。说起那段创业史,施祥贵感触颇深,“我们的创业是真的创业,我相信当时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也希望能够把这段历史告诉年轻人。”

  上世纪80年代末,原有产品已不能适应新市场的发展需求,转型势在必行。施祥贵带着考察团队走南闯北,专门瞄准适合小型化、上马快、生命力长的传统加工产品发力。

  一番探索后,一颗小小的钢球,进入他们视野。当时,全国有8大钢球厂,都不在江苏,正是个“填补空白”的好时机。

  回顾“起家史”,施祥贵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潜伏”。“真正做才发现,钢球的技术要求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施祥贵回忆说,1989年,他带着三个人到某国营钢球厂车间“偷师”,还没有20分钟就“暴露”了,被门卫“请”了出去。而就是这短短20分钟,让施祥贵了解到钢球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他下定决心——“5年内,超过这家钢球厂”!

  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厂名已经变为南通钢球厂,并从一家乡镇企业变成国有大集体企业,可施祥贵“野心”不止于此。他再次发挥自己的闯劲儿,向县委书记、省机械厅厅长、机械部领导一路“推销企业”,最终得到申报竞争“国家项目”的入场券,并凭借优秀的工艺,以一家地方小厂的资质拿下“高精度钢球项目”这一“国家指标”。也是那个时候,施祥贵超越了当年将他赶出门的那家厂。

  此后,力星走上高速发展之路,连续15年被评为中国工业行业(其他通用零部件)排头兵企业。如今,力星是中国唯一一家钢球上市公司、国内唯一一家进入全球知名的传动部件制造商吉凯恩集团(GKN)和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斯凯孚集团(SKF)全球采购体系的内资钢球企业。

  2017年7月3日,全国滚动轴承规范化技术委员会滚动体分技术委员会成立,授牌活动在如皋举行。力星作为国内行业标杆企业,成为分技术委秘书处单位,重点解决我国滚动体行业基础理论研究弱、参与国际规范制订能力弱,少原创技术、少专利产品的尴尬局面。

  “勇闯敢拼,‘鸡毛也能飞上天’!” 施祥贵感慨,正是凭借这股“拼劲儿”,企业在钢球行业站稳脚跟。

  在施祥贵的追梦路上,外人看到,那些曾经的未来,那些曾经的梦想,如今都已经长成了现实的模样。

  造百年老店,追逐世界之巅“飞上天的鸡毛”,还需“好风继续吹”。闯荡之路远未结束,要“走出去”,就必须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

  1996年,施祥贵敏锐意识到,如果一直为柴油机、拖拉机轴承做配套,产品档次不高,利润较低,企业将陷入低端无序竞争的泥潭。他果断决定转型升级,提出了“抓大放小,抓精放粗,打入国际市场”的发展方针。施祥贵瞄准高精度钢球,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借助中国加入WTO的东风,在高档汽车轴承高精度配套领域强攻国际市场。

  1999年起,力星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于是“通用”二字也嵌入企业名字。之后,力星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产品轮毂钢球也一举打进世界顶级汽车行业。从稳步慢跑到小步快跑,力星的传动轴承钢球成功进入世界顶级汽车行业,从为别克、雷诺配套到为奔驰、宝马配套,力星合作版图慢慢扩展,目前产品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企业成功上市。如今,力星已把工厂建到了美国、波兰,在墨西哥、大阪、意大利等地拥有仓库。同时,力星也成为工信部认定的钢球制造“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传动轴承钢球的市场份额已占全国一半,并号称“有汽车的地方,就有力星的产品”。

  瞄准高精度滚子行业,针对国内高铁、城际轻轨、地铁、重卡、海上风电等领域对高精度滚子的需求日渐加大的趋势,力星乘风破浪,力争打造出国内一流的,集自动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高精度滚子生产企业,填补国内高精度滚子的空白。

  从第一粒钢球下线到轴承钢球的研发生产,从普通钢球到高精密钢球,从高可靠性风电大球到高档精密滚子。循着“只做小球”的战略目标,以匠心,致初心,力星矢志不渝深耕于滚动体事业的发展,力星滚子产业板块震撼崛起。

  “打造百年老店,剑指全球第一”!从传统制造到精密制造,施祥贵潜心发展实业的脚步没有停歇。他说,要对得起员工,对得起国家。针对国内高铁、城际轻轨、海上风电等领域对高精度滚子需求日渐加大的趋势,施祥贵正以“超二争一”为目标,追逐世界之巅。

  创业以来,施祥贵也面临了难题,“最困难的时候不要泄气,最好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把什么东西都想到前面去,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这是施祥贵对企业发展的思考,也是实践。

  不忘初心”,为“中国制造”躬耕拼搏作为中国第一代创业者,施祥贵在没有任何指引的情况下,通过搞“潜伏”、请师傅、肩扛发动机创办乡镇企业一路走来,在他的字典,没有“怕”这个字。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是施祥贵的心病,那就是钢材原材料问题。

  “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这是总理在2019年9月2日座谈会上的论断。

  对于力星来说,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无外乎原材料质量、装备水平、技术水平、操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力星的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工艺路线基本能掌握,不大会“卡脖子”,而原材料品质对产品质量的制约较大,可以说产品质量的60%取决于原材料质量。

  经过与上游钢铁供应商的合作,力星已经完成了一代、二代轿车轮毂钢材的国产化,但三代、四代产品对钢材的纯度、缺陷控制、精度等指标要求更高,目前主要依靠进口。

  “国家目前正组建研发团队攻关,相信在不久后,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工艺。”

  “目前,力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大可以安于现状,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我们这辈人早期创业受益于国家的支持,现在就想着能不能帮国家也解决一些问题。而我会也只能做的只有钢球,出了力星的大门,我什么都不会。”

  与很多优秀创业企业相似,发轫于乡镇企业的力星通用钢球,在施祥贵“勇闯敢拼”的气质决策影响下,衔枚疾进,逐步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这辈子,我就和钢球、滚子打交道,初心永不变。”施祥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有汽车的地方,就有力星产品”,这是力星已有的荣光;“有转运的地方,就有力星产品”,这是力星将有的辉煌。施祥贵用他50多年的创业历程告诉世人,唯有持续攀升,方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拼”出未来。

  参考资料:1.界面新闻:《力星股份: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如皋发布:《如皋入选国家队!》3.通商荟往期报道

标签: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