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生产车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车间

老工业基地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时间: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 in /www/wwwroot/jyzjblg.com/cache/template/5bc1/8d57/a5391ec1f9c73e5758df.html on line 84

Notic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www/wwwroot/jyzjblg.com/cache/template/5bc1/8d57/a5391ec1f9c73e5758df.html on line 84
1970-01-01
来源:生产车间

产品详情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中国工业贡献了1000多个全国第一,诞生了鞍钢、沈鼓、沈飞等一批大国重器领军企业,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征程上,辽宁传统产业如何振兴发展?

  近年来,辽宁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3.6%、21.6%。

  盾构机主轴承国产化,难度在哪?“千难万难,最难的还是材料研发。”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掘进装备分厂副厂长陆霞给出答案,盾构机主轴承不能自主制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

  为此,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北方重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我们将攻关方向瞄准稀土轴承钢研究,从源头解决主轴承的材料问题。”与北方重工协同攻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殿中介绍,经过控制氧含量,成功研制出的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

  随着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最后一公里”的成功打通,北方重工目前已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煤矿巷道掘进机等一系列隧道工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辽宁将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定位,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表示。近年来,辽宁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储能与氢能等方向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学技术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手机看视频时间久了有可能发烫,原因就在于半导体芯片的性能会随着温度发生改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团队瞄准这一“靶点”,持续攻坚研发出的温控芯片,从原材料配方到关键工艺技术,再到制造加工设施,全链条实现完全国产、自主可控。

  “在政策支持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等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产品已进入40余家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实现批量供货。”孙东明介绍。

  孙东明团队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里的一棵新苗。辽宁科教资源丰富,拥有61名两院院士和上百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如何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胜势?

  “我们要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融入‘产业链’,能够走向‘市场’。”辽宁省副省长高涛表示,辽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建设36家中试基地,构建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站”。2023年,辽宁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08.3亿元,同比增长30.8%。

  在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密轴承生产线上,一套套高速线材轧机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高端产品正在快速出产。“去年底,在国内一座特大型城市地铁增购车项目中,我们成功拿下该项目配套轴承的全部订单,今年开始批量供货,实现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轴承的批量装车。”瓦轴集团董事长刘军介绍。

  去年以来,瓦轴集团全力以赴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聚焦高端优势产品,不断强链固链延链。“‘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投资25亿元进行高端技术升级改造,目前已启动特种轴承精密技术、高端装备轴承技术和高端轴承零部件制造等项目,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轴承产业集团。”刘军表示。

  辽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学工业、冶金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厚重的工业“家底”、丰富的应用场景,正是辽宁发展的潜力和机遇所在。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辽宁省省长李乐成表示,近年来,辽宁加快产业体系调整步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去年以来,沈鼓集团全国首台150万吨/年乙烯“三机”、大船集团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车首台零排放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中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

  2023年,辽宁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营收占全部装备制造业比重、精细化工产业营收占化学工业比重、冶金新材料营收占冶金行业比重、现代优质特色消费品营收占消费品工业比重,较2022年分别提高了2个、2.1个、2个和1.5个百分点。

  走进鞍钢集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炼钢作业区,火红的铁水注入铁水罐,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无人参与。“得益于5G智慧炼钢系统,全过程动态自动控制的‘一键炼钢’成为现实,一次拉碳出钢率从86%提高至96%。”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介绍,“依托数字化转型,我们加紧塑造集约化发展新优势,今年还将建成两座智慧工厂,完成14条生产线智能改造。”

  深入实施“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辽宁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337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53家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沈阳、大连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作为重工业基地,辽宁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都比较大,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繁重。”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健介绍,“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动产业体系更‘轻’、经济形态更‘绿’、发展质量更‘优’。”

  在源头上控碳降碳,辽宁集约高效用好风、光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已经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9.5%,年内将超过50%;在存量上减碳降碳,辽宁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石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去年全省累计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537个。

  时而是快速旋转的红色手绢,时而是轻盈舞动的晶莹雪花……在今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上,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8台重载工业机器人惊艳亮相,在光影交错中,它们以精准的动作控制、流畅的舞蹈编排,成功演绎了一场工业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它们能熟练驾驭点焊、装配、搬运、涂胶等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批量应用在国内汽车品牌整车厂的焊装线上。”新松公司总裁张进介绍,“目前我们已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类产品,累计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拥有专利1300余项。”

  目前,以新松公司为龙头,沈阳机器人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已超过500家,初步覆盖产业全链条。2022年,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成为引领带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队”。

  “根据规划,到2025年,沈阳全市机器人整机年产量将达1.5万台套,规模以上机器人公司数突破50家。”沈阳市工信局装备处处长穆娜说。

  辽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着力做强做大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29.2%、146.1%。

  走进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一排排白色集装箱鳞次栉比。“将两组集装箱叠放在一起,一个装电池电堆,另一个装钒电解液,就组成了一套钒电池储能系统。”融科储能总经理王晓丽介绍,“一套储能系统可以储存3000度的电能,如果按每户家庭每月200度电能消耗算,该系统能够支持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15个月的用电量。”

  截至目前,融科储能面向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目标市场领域,累计投运钒电池储能系统超过720兆瓦时,主导和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50余项。

  以融科储能为代表,科技型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辽宁全省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0341家,同比增长55.6%,总数达到33484家;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总数达到5337家;十月稻田、微控飞轮实现辽宁省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夯实人才根基。辽宁锚定人才强省建设目标,创新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奖励补贴、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政策,着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人才高地,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拴心留才。

  数据显示,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全省全职引进海内外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人,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增长20.8%。(郝迎灿)

  今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四川红原县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近年来,若尔盖站的发展建设,改善了我国高寒湿地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的面貌,增强了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可在比赛中达到人类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水平。研究人员说,机器人输掉了所有与高级选手的比赛,但赢得了所有与初级选手的比赛以及55%与中级选手的比赛。

  一项破纪录的海底岩石钻探行动,让科学家对地幔有了更好的了解。通常只有岩浆会喷发到海底,但在一些区域,地幔岩石也会喷发到海底,并与海水相互作用,发生一种名为蛇纹石化的反应。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干预组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睡眠期间,一些休憩的大脑神经元不仅会重播过去,甚至还会演绎未来。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幸运的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这些单个神经元如何在休憩期间保持稳定的空间表征。

  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热潮。2022年10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明确的目的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就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快速地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做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标签: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