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组播出了这样一期节目,说中国每年生产近400亿支圆珠笔,但生产笔尖所要使用到的笔尖钢,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能够掌握圆珠笔尖的制作流程与工艺,被迫接受外资12万元一吨的天价。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激起了剧烈反响,许多公知趁机嘲讽中国制造工业能力不行,号称能造造火箭的国家,却连最基础的圆珠笔都要被人卡脖子...
这事闹到最后愈演愈烈,甚至上达领导人,2016年山西太原召开煤炭钢铁行业座谈会,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将这样的一个问题搬到桌子上,问为什么中国的钢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却依然造不出圆珠笔尖所要使用到的笔尖钢。
后面的故事,大家估计也都或多或少从别处听说了,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太原钢铁被高层问的面红耳赤,会议结束之后专门划拨了一条产线研发笔尖钢,一年后就成功自主化生产出了笔尖专用钢材,将笔尖钢的价格从12万打到了6万,原本专门生产笔尖钢的日本和瑞士企业也因此破产。
故事的结局可谓是看的大伙酣畅淋漓,简直爽文的不能再爽文,我原本也打算顺着这条故事线做一期视频,可资料越收集越觉得不对劲,圆珠笔尖国产化的发展脉络和许多官方的资料有着极为明显的矛盾之处。
仔细研究之下,我才惊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当年掀起滔天巨浪的圆珠笔风暴,恐怕是有意为之。
在中国制造业饱受造不出圆珠笔尖的诘难之时,太原钢铁厂,其实已完成了笔尖钢的研发工作。
2015年,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尖的制造业困境,经由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后引起了舆论热议。
2016年1月,高层在座谈会上向众多钢铁从业者询问为何中国造不出笔尖钢的圆珠笔之问,更是进一步将舆论推向巅峰;
然而,我在收集有关的资料时却发现,太原钢铁厂早在2014年12月份就已经成功生产出了性能合格的笔尖钢,但相关的宣传,直到圆珠笔之问愈演愈烈的2017年才被放出。
另一方面,最早提出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尖的并不是《对话》栏目,而是前科技部部长万钢,时间也不是2015年,而是2011年。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2011年3月份,科技部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研究与产业化」的课题,划拨了6000万经费攻关相关项目。
更诡异的是,对于中国工业制造能力的质疑,并没有密集的出现在问题最先暴露的2011年,而是高层提出圆珠笔之问的2016年。
以圆珠笔为关键词,将索引时间限定在2011年到2015年,不难发现网上根本找不出一篇有关报道,直到将时间放到2016年之后,关于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尖的文章,才开始大面积出现。
这就有点奇怪了,太钢早在2014年就完成了产品的研发,且课题组在2015年3月份就已经通过验收,这一些信息高层不可能不知道。
太原钢铁厂2014年12月完成产品研制,又为何需要拖到2017年舆论爆发后才铺稿宣传呢?
看着这些明明自相矛盾但又证据确凿的时间线,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我重新梳理资料的时候,才发现了其中至关重要的地方,那就是2016年高层参加的那场座谈会。
2011年,面对记者关于当地钢材产能究竟是多少的提问,他凭借着一手答非所问迎来了舆论的一片怒骂,但十年以后,他的风评却反转为保护百姓生计的英雄。
这是中国历年钢材产量的走势图,2002年到2014年的12年时间里,中国的钢材产能从2亿吨增长至8.2亿吨,占全球钢材产量的50%。
但与钢铁产量不断膨胀相对应的是,一路走低的钢材市场价格,根据统计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1-2014年,全国钢材平均结算价格由4468元/吨下降至3074元,降幅达31%。
一边是不断走高的钢材,一边是不断下降的价格,彼时的中国钢铁,已然浮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带领企业减产,优化生产要素是当务之急。
但钢铁产量又事关经济和民生就业,没有一点一个地区愿意主动往怀里揽减产指标,一言而决又很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在有关问题的处理上,各方都是慎之又慎。
普钢大多数都用在基建等工程建设领域,而特钢顾名思义是指结构、成分、生产的基本工艺特殊的钢材产品,相较于普钢在部分性能上更具优势,主要使用在于国防、电力、石化和工业生产,笔尖钢就是一种特钢。
而中国在2014年虽然钢材产量名列世界第一,但也只能称的上是钢铁大国,还远远谈不上钢铁强国,其缘由是在特钢上严重依赖进口,8.2亿吨的钢材产量中,特钢产量仅占3.5%,远低于国外20-30%的平均水平。
特钢不同于普钢,有针对不一样的性能要求又能分为无数种类别,比如专门用于各类轴承的轴承钢、用来制造发动机叶片的耐热钢。
几乎每一种属性的特别的条件,都对应相应的特种钢铁,如此门类众多的特钢产业,举国之力一项项去研发显然不现实,最好的方式就主要引导国内成千上万的钢厂自主转型,选择自身擅长的领域去研究。
于是2015年,圆珠笔尖这个早在2014年就被太钢攻破的课题,成为了中国钢铁产业之耻。
更重要的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太钢仅用时一年就完成了研发工作,在情绪、利益和成功案例的推动下,中国的钢材厂们这样一批一批的钻进了各个特钢门类中。
如今,中国特钢虽然距离欧美仍有颇多差距,但已经陆续在多个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产航母阻拦索、换一颗要上百万元的核电站进口螺母等等。
整件事情,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当初唱衰中国制造的公知们,反而冥冥中助力了中国钢铁产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