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自开埠百年以来,城区已形成大规模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和地上市政基础设施,这些错综复杂的路网、水网、气网、热网其实是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的城市生命线。特别是地下管线,一旦埋下去之后,就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设施,往往给市民生活带来真正影响之后,才能发现地下管线出了问题。
而在未来的智慧泉城里,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市政的平台,这些深埋地下的城市生命线,也将能自己为自己诊断,并在发现“病情”后,第一时间主动告诉管理部门。记者 窦昊
供水、供气最害怕什么?出现漏点。特别是管道煤气,假如慢慢的出现漏点,煤气就会顺着缝隙充满整个地下管沟,进而进入旁边的电缆沟、路灯井等,一旦遇上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每逢修路的时候,我们都会跟施工方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破坏管道煤气的防腐层,如果防腐层坏了也没关系,只要通知我们,我们别一分钱的去补修,可即便这样依然不能防止问题。”济华燃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防腐层被破坏之后,管道很快就会被腐蚀出洞,这就形成了隐患。
如果说隐患还只是需要排查、寻找的话,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如何及时进行抢修就显得更加直接。“地下管网铺设错综复杂,有管线出了问题,很难定位,可定了位之后维修又是个问题。”济南水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不论是气还是水,都是居民生活必须的,一旦出现须补修漏点的工作,就必须得把漏点所在的这段管道关闭,但为了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就必须找到最小范围内的阀门。可之前,出了问题后,施工人员拿着图纸到处找阀门,在一次水管挖断的事件中,工人试着关了6个阀门才真正找对目标。这样不仅对居民造成了影响,还会让水资源白白流失。”
不过这个问题正在逐步的改变,随着数字市政平台的建设,市区内的各条管道经过“人口”普查之后,确定每条管道的来龙去脉,进而在GIS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标注出来,一旦遇到问题之后,便可以用电脑生成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处置。未来,在管道、三通阀、检查井、拐点等处上安装了传感器之后,还会从管道的压力、流量等一系列数据直接来查看管道的各项异常,甚至可以达到有些管线一旦出现问题,就能通过传感器第一时间发现,并在第一时间自动切断邻近的阀门。“可以说,这边的管道刚裂缝,那边就能派工作人员来修护。”工作人员说。
数字市政的目标若想实现,物联网技术不可或缺。所谓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把过去电脑与电脑连成的网络,改成电脑与物品之间的网络,具体到数字市政中就是电脑与市政设施和管理者之间结成的互动网络。
在这个网络里,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传感器、定位系统、扫描器等信息传输设备,按照设置好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的最终控制还是人,通过人做好了相应的程序,电脑可以对市政设施进行智能监控和控制,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
举例来说,如今私家车越来越多,道桥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天长日久,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往只靠人工巡检,很难发现问题,一旦看到问题了,就已经非常严重。而将数据监测系统安装到桥梁上,对重点路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压力等数据超出正常范围,信息就会及时传回给控制中心,甚至通过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在大桥两端设置通行路障,并让有关部门就能提前做好补救、防范措施,避免危险的发生。
午夜时刻,一些主干道上只有寥寥的几辆汽车通行,而在一些次干道、支路上,甚至已经没有了人迹。可是路灯依然“精神百倍”地全体亮着,照着空白的路面,造成的浪费不小,看着真让人心疼。有资料显示,目前全济南市的8.7万余盏路灯,每年消耗大量的标煤。“举例来说,只在黑西路、美里路路段路灯现场测试,如果使用按需开启及关闭部分路灯以达到节能目的单灯控制,平均节电率30%左右,每年降低煤耗约8570吨。整个济南市能节省下来多少可想而知。”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路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济南市安装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只有28000余盏,剩余的6万盏左右的路灯都没有实行单灯控制,大量的电能就白白浪费了。“除了背街小巷需要通宵亮灯之外,其余的部分主次干道甚至支路,安装单灯控制都是必要的。”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市政部门的路灯单灯控制管理系统在双排双臂灯道路上采用快车道“隔一亮一”、慢车道“隔一亮一”或全灭方式照明;在单排双臂等道路采用Z字型“隔一亮一”方式;在无中杆灯、高杆灯照明的路口,100米范围内不实行单灯控制方式,在有中杆灯、高杆灯照明的路口,根据灯组数不同,按实际情况进行单灯控制;单排单臂灯、背街小巷实行全亮灯方式。通过单灯节能控制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各盏路灯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及实现故障报警。
如何实现单灯控制?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需要一个32开书本大小的PDA(掌上电脑)就能实现济南市路灯的单灯控制,“大到整个济南市、小到街道上的一盏路灯的开关与亮度的调节,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就行。”工作人员说,未来,全济南市的路灯都将实现单灯控制,更加高效、环保地服务市民的夜间出行。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省城八万多盏路灯在控制起来也将像居民在家管理自家的灯具一样的快捷和经济。
除了照明,每一根灯杆上还有与济南公安联动的一个路灯杆编号作为地理标识,市民一旦遇上险情,就可以通过报路灯杆编号的方式更加准确地告知公安自己的位置,方便公安及时出警。
说起过去济南的集中供热,不少居民觉得供暖质量还可以,就是有时候觉得有点“浪费”:无论天气冷暖,家里的暖气一直都是热得烫手,赶上气温稍微回升一点儿,家里热的得开窗户才行。记者了解到,过去的集中供热,供热企业都是按照居民家中的供热面积,实施24小时、持续120天的不间断供热。这其间,如果有居民离开家中,暖气照样把空屋子烤得热乎乎的——热量全都白白浪费了。
2010-2011年的采暖季,济南市的集中供热首次试点热计量供暖。何为热计量供暖?简单来说,就是像用自来水、用电一样,居民根据需要取用热量;供热企业根据居民的需要,随时增大或者减小锅炉负荷。但是这中间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数以十万户计的暖气用户,谁家关了暖气谁家打开都是全凭用户各自的需要,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到底什么时候该增大锅炉负荷、什么时候减小负荷呢?
对此,记者在济南热力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以该公司的浆水泉热源厂的供热辖区为例,该公司辖区内拥有五十多个换热站,每个换热站都有一套终端设备与热源厂内的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相连。“目前,我们这套系统正在建设中,建设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办公的地方里足不出户,就能调整锅炉的上煤,降低或者提高出水温度,远程抄表,甚至不用工作人员就可以为居民家中的室温测温。”浆水泉热源厂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大家常常说的‘看天供暖’不仅是延长供暖期限,更多的是根据天气的变动情况增加或降低负荷。”
目前,省城的热计量试点是为全部居民的热计量供暖在进行探索,积累数据。“当然,除了数据的探索之外,建筑节约能源改造、热计量供暖的改造都是必须的。”济南市供热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说,热计量供暖全部推开实行之后,居民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热”然后按需缴费,不仅让室温更加舒适,也更加节能环保。
而在未来,一些智能传感设备也将出现在居民家中的暖气片上。通过这一些智能传感和控制设备,可完全做到让暖气片“聪明”的供热。比如说室外寒风凛冽,暖气片就会自动开启阀门,而室外风和日丽,暖气片就会慢慢关闭阀门,通过这一种智能的调整,让居民家中的温度保持在最舒适的恒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