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开创了国内首个“生物质电厂—微藻固碳—资源化利用”的负碳经济新模式。
废弃在田野里的秸秆、散落在林间的树叶、甘蔗榨糖后剩余的甘蔗渣……这些废弃物在多数人的认知中价值微乎其微,随意焚烧还会污染自然环境。而在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它们却变成了能发电的宝贝。
近年来,该公司以农林废弃物作为燃料,通过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结合,累计输送超77.6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47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近期,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AI企业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出圈,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在湛江,一批专注于绿色领域、在细分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头羊的中小企业正悄然崛起,它们被形象地称为绿色“隐形冠军”企业。目前,这批企业的规模达到了41家,尽管知名度不高,但在行业内拥有极高的声誉,是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生物制造业中,提及酵母品牌,“天桥”无疑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持有这个广东省著名商标的公司是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其干酵母片、食母生片等在国内占有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天桥牌”干酵母在全国占据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
在行业内大名鼎鼎,但公众知名度相比来说较低的特点,极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隐形冠军”。
在湛江也有一批“隐形冠军”,他们多数是专精特新企业。如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般,湛江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聚焦、产品质量领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优异,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
目前,湛江一共有170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根据梳理,在17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共有41家绿色企业,分布在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专用设备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它们是绿色“隐形冠军”,是推进湛江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重点发展酵母发酵工程,已成为国内最大药用干酵母原料生产基地。同时,其与全资子公司湛江千红麦角甾醇有限公司构建了国内唯一的糖蜜酵母—麦角酵母—麦角甾醇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大的麦角甾醇生产基地。
当前,该公司为推动节能减排,针对酵母发酵工业废水成分复杂、高COD、高色值等特点,采用MVR蒸发浓缩处理高浓度酵母发酵工业废水工艺技术和低浓度酵母发酵工业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辅以深度处理的工艺技术,建设MVR蒸发浓缩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生产线。项目实施后可在治理废液的同时回收能源和其他有用物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专用设备制造业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春日暖阳高照,位于东海岛上的湛江申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工厂车间内热气蒸腾,生产线火力全开。该公司是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亲密的合作伙伴,致力研发环保产品,为其提供多种冶炼钢材料,提高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促进园区循环化发展。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3个,实用型专利26个。
当前,该公司已建成100万吨炼钢辅料生产基地并投产。其生产的产品包含脱硫生石灰粉等作用于降低钢水硫含量的环保产品,轻白压球等炼钢废固物综合利用的产品,铝铁等提高钢铁附加值的合金产品,以及钢包除渣剂等保证炼钢炼铁质量的产品,为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能源领域,廉江市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使用先进的垃圾焚烧和烟气净化技术,将廉江市城区和18个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逐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在厂区内,垃圾送入焚烧炉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与锅炉受热面进行热交换后产生过热蒸汽,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轮机进行冲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力。而经过净化符合排放标准的烟气则通过引风机送至烟囱排放至大气。由此,原本污染自然环境的生活垃圾完成了无害化处理的蝶变。
谈到绿色发展,就必须提生物制造。作为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生物制造涵盖了先进的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生物炼制、生物过程工程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低碳循环、绿色清洁等典型特征,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原材料的转化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在湛江,就有一家生物制造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始建于1995年的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双林”)。
早晨,一辆冷藏车平稳地开进广东双林的生产园区,车上装载着一袋袋淡黄色的血浆。这些血浆随后开启了一场“变身之旅”,依次经历检测、检疫期放行、投料、融浆、分离、纯化、超滤、透析、病毒灭活、无菌分装等多道工序。在生产车间里,这些血浆经过处理及严格质量控制,摇身一变,成为一瓶瓶可以治病救人的药品。
广东省顶级规模的血液制品企业;中国首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粤西和海南方向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广东双林是一家集血液制品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同行企业中享有盛名。其拥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8个品种共计18个规格的血液制品,是国内同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齐全、结构符合常理的企业之一。
2024年,广东双林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全部的产品均是国家专利工艺产品,共取得授权专利42项,远销东南亚、南美洲和中东部分国家。”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其中,发明专利“压滤工艺分离人血浆蛋白的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专利背后是技术的支撑。广东双林格外的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储备,多年来围绕血液制品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每年研发投入占出售的收益3%以上。当前,该公司已基本实现新产品梯度开发,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创新永不停歇的局面。
今年1月,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认可决定书”和“实验室认可证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双林生物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在国际范围内将得到普遍认可和互认,目前广东双林还实现了从血浆采集、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上市后药品追溯、药物警戒全流程的信息化,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
全球化被诸多研究者视为“隐形冠军”的主要特征,也被称为隐形冠军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从湛江的另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聚鑫”)的发展历史中,可以观察到全球化对其成长和壮大的影响。
时间拨回到2003年。彼时,球形石墨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由国外厂商掌握,大量的石墨矿低价出口国外,又以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买进。“石墨是优质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应该被国外‘卡脖子’。”公司创始人吴其修回忆道。就是从那年开始,聚鑫瞄准石墨,扬帆起航。
2008年,聚鑫研发出国内第一条球形石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球形石墨批量生产;2020年,聚鑫作为牵头企业起草了国家标准《球形石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截至目前,聚鑫已获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30多项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球形石墨、资源综合利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聚鑫目前的产品主要供给宁德时代、韩国浦项等全球顶尖的电子生产商。接下来,聚鑫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海外市场,一直在优化市场格局。
优质中小企业作为绿色“隐形冠军”的“蓄水池”,其培育与发展显得很迫切和重要。
对此,湛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方面积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功组建绿色化工产业创新中心。另一方面,按照梯度培育思路,深挖企业潜力,着力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跃升,引导区域内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培育一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细分市场领军企业。
2月28日,湛江举办2025年“益企课堂”(第一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聚焦“AI赋能中小微企业”主题,旨在助力中小微企业紧抓数字化转型的机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数智化是推动中小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湛江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聚焦制造业关键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不断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与此同时,湛江市工业与信息化局聚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更好下沉高水平服务资源、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弥补中小企业‘小散弱’的先天劣势,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湛江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眼下,湛江优势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呈现集聚效应。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廉江市专精特新小家电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已获授工信部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此外,2022年至2024年,先后有廉江小家电、吴川羽绒、遂溪健康生态食品产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群数量居粤东西北第一。
当前,湛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23个,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实现县(市、区)志愿者服务站全履盖的城市。
种种措施之下,湛江市优质中小企业呈现蓬勃发展形态趋势。2022年,全市共培育优质中小企业138家,增长率超300%;2023年,全市共培育优质中小企业379家,增长率超60%;2024年,全市共培育优质中小企业428家,比2023年增加54家,新增数量位居粤东西北第一。
“我们接下来会促进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湛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未来将坚持发挥湛江市中小企业风险补偿金项目的作用,带动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同时,继续鼓励大企业先试、首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并积极组织各地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
走进位于东海岛上的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湛江钢铁”),只见厂区四处绿树成荫,花草葱茏,天蓝水透,一派生机勃勃的“花园式工厂”景象。滚烫的铁水在转炉内沸腾,炉门处的钢花耀眼夺目……各个生产车间内热浪滚滚,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几乎闻不到炼钢过程中常见的二氧化硫所带来的刺鼻异味。烟尘捕集率近乎达到100%水平的除尘系统,让现场几乎一尘不染。
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绿色工厂”的背后,是一家省专精特新企业——湛江中冶环保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湛江中冶环保公司”)为其保驾护航。
在湛江钢铁高炉出铁场,火红炽热的铁水从高炉滚滚流出,现场却全然不见烟尘的痕迹。
“我们在湛江钢铁原料、烧结、球团、焦化、高炉等各个生产环节都配备了除尘系统,绿色足迹可谓遍布整个钢铁厂。”湛江中冶环保公司总经理王冠介绍道,目前非工艺除尘系统平均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mg/Nm3,是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值的1/2。
据悉,湛江中冶环保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通过智慧化专业化管理,助力湛江钢铁实现“废气超低排”及“固废不出厂”。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必然副产物。曾几何时,堆积如山的钢渣是钢铁企业难以摆脱的烦恼。但在湛江中冶环保公司,它们却被“变废为宝”,钢渣的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得以实现。
站在湛江中冶环保公司的智慧运营管控中心,钢渣的蝶变过程一览无余。只见倾翻装置将渣罐里的钢渣倾倒至滚筒中进行渣铁分离。经过预处理后的钢渣经过振动给料筛筛除大块渣钢后,进入到破碎磁选系统来进行除铁提纯。随后,金属料被回收返回湛江钢铁再度进行烧结和炼钢。其余的钢渣则通过重新配比,摇身一变成为建筑原料。
此外,湛江中冶环保采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熔融钢渣辊压—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实现了钢渣处理清洁生产和智慧制造,熔态、固态等各种状态钢渣均能处理,处理效果好,经济、环境效益显著,100%消纳钢渣,助力湛江钢铁实现“固废不出厂”。
在智慧运营管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国控环保设备实时排放数据、除尘器健康指数、除尘粉尘排放情况、风机轴承温度、储灰仓料位情况……几名工作人员一边认真地观察着各项数据,不时提醒车间的操作员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这是我们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介绍道。2019年10月,湛江中冶环保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其将中控、巡检、调度人员集中至一处,形成统一的管控平台。
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将原本分散在全厂的数十个孤立系统、数万个数据点全部集中到管控中心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全流程实时管控。
建成全国钢厂首个集非工艺除尘、钢渣处理为一体的智慧化生产管控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全渣态、全流程钢渣处理中心;建成全国首个及“滚筒、池式热闷、有压热闷”为一体的大型混合式生产线……
近年来,该公司的环保服务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被问及其中的秘诀,王冠表示,公司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持续夯实内功,充分的利用好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资质,坚持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向国内一流冶金行业智慧型环保运营科技型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