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斗志昂扬,投身于机组检修,确保设备“身心健康”;他们拥抱智能,畅游大数据时代,探索风电运维全新模式;他们不惧风雪,穿梭在轰鸣现场,护航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他们认真监盘,聚焦运行各指标,紧抓每次提升性能机会……他们用实际行动擦亮“全国工人先锋号”金字招牌。
日常工作:对分布在全省5个县市的7座风电场共计749台风机实行24小时集中管控和技术指导。
4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江苏公司省级集中监控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该中心是龙源电力试点建设的三家单位之一,筹建于2011年初,2012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是龙源电力首家投运的风电省级监控中心,是江苏省第一家新能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内的集中监控中心模板,也是国内首家真正的完成风电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省级集中监控中心。中心目前共有员工18名,平均岁数28岁,对分布在全省5个县市的7座风电场共计749台风机实行24小时集中管控和技术指导。
“十二五”初期,随着国内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以风电场为单位的分布式运行模式已渐露疲态,告警、记录、分析、报表等事务性工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风电场之间也缺乏有力对标分析和资源共享。
龙源江苏公司以江苏省南通市作为中心,对全省风电场进行集中式运营管理,成立了监控中心,并在龙源电力系统内首家实现数字化管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项成果获得龙源电力科技进步奖。龙源电力也以江苏集中监控中心为模板在全系统来进行推广。
2016年,利用新办公地点搬迁契机,监控中心在软、硬件上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新的集中监控中心担负起了所有风电场全部风机和电气设备的监控、统计、调度、监督等职能,人员由独立运行的56人压降至18人,逐步实现了“远程集中监控、现场少人值守、统一规范管理”的工作模式。
信息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到来,监控中心的青年团队也没有停住前进的脚步,他们积极拓展监控中心新功能,努力打造“小前端、大后方”的运营管理模式,最高效率地服务于生产。
监控中心先后成立故障攻关小组、技改研究小组,利用采集的风机运行数据,绘制功率曲线图,建立数据模型,对早期投运机组开展发电性能衰退原因专项分析,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实施设备增功改造、控制策略优化等工作,提高设备可靠性,每年等效提升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以上。他们还主动与科研单位沟通、与风机厂家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2018年以来共发布性能分析报告68份,定位性能缺陷风机273台次,单台风机性能平均提升3%。
监控中心并不满足于“象牙塔”内搞研究,积极探索风电前沿技术在一线风电场的应用,从多能互补、综合运行、电能存储等角度对课题提出较为合理建议。
自监控中心成立以来,龙源江苏公司累计发电量18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6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26万吨,从始至终保持江苏省新能源企业的领军地位。
2020年底,随着龙源电力在江苏试点探索新型风电生产运检管理模式,龙源江苏公司提出“运行为主、检修为辅”的“大运行”管理新思路,将7座风电场整合3个区域维保中心、8个作业工段,进一步放大了“运行”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监控中心迅速适应角色转变,从服务生产的“管家”,摇身一变成为指挥生产的“旗手”,进一步强化“生产指挥、对标分析、技术上的支持”3大职能,每日关注机组运作时的状态,并结合次日各区域、工段在班人数,机组风功率预测等,制订检修维护计划书,通过企业微信/生产管控App发至区域、工段负责人,辅以技术中心给出的针对性处理解决的建议,提前进行预防性检修维护,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实现了“低成本、高能效”的管理目标。
监控中心还联合“李锦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探索远程可视化技术指导,为风电场现场检修、维护等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针对风电场全停检修及大部件更换等“疑、难、险、重”任务,创造性地实施“数据支持+资源匹配”体系建设,实现了“发现问题—制订方案—调配人员—协助处理—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闭环管控。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龙源江苏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明显提升,在龙源电力2020年金银牌风电场创建活动中勇夺“两金三银”;2021年1、2月发电量更是连创新高,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3亿千瓦时大关。
麦苗青葱,杨柳堆烟,在太行东麓井陉口内的华能上安电厂却一片热火朝天,3号机组A级检修到了关键时期,一个个党员示范岗、一支支青年突击队投身大修现场,用昂扬的斗志拉满“检修”进度条。这就是该厂机组检修主力军——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华能上安电厂检修部,他们负责全厂6台机组的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维护和消缺工作。
运用“红色因子”打造上安电厂精锐之师。2020年,检修部以党员攻关项目为抓手,全方面提升创新工作,共计完成厂级党员攻关项目2项,部门级党员攻关项目16项,让部门主管、先进、技术能手在攻关项目中揭榜挂帅,通过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解决生产难题、引领科学技术创新、保障安全生产。其中,检修员工开发的“智能巡检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3项成果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创新成果获得华能集团2019年度职工技术创新优选成果三等奖,为检修部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队伍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疫情期间,检修部全力保热保电,助力复工复产,为2号机组创造了553天最长运行纪录,同时创造了一单元机组检修后790天无常规检修的最佳纪录。
多年来,上安电厂检修部凭借过硬的专业方面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企业的神经末梢。推进水资源梯级利用,完成灰坝水回收、二单元冲渣水优化和工业水节水改造工作,为电厂节水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年节约用水240万吨;自主设计协调控制逻辑,完成机组深度调峰试验;完成了近20页的新逻辑的设计和绘制,对近百个环路信号和大量的功能码参数进行多次检查和核对,设置初始参数160个,实现了机组各负荷段控制参数的优化整定;完成了5台机组30%负荷深度调峰试验。
从无到有,由强到优。检修部通过“组合拳”应对火电转型之路,污染防治成效突出,全部机组均稳定实现深度减排,完成了发电、供热、供汽、光伏建设等转型“大考”,用超强的执行力交出了一份“高分试卷”。
如何用一个人的创新来引领集体的创新呢?通过技术骨干的传帮带,检修部发现这种做实技能培训,夯实检修技能基础的方式能迅速提升青年员工动手能力。在2D、1A检修前考虑技术难度,精选重点检修项目,选择传承导师指导,全过程提高检修工艺标准,完成了独立自主检修项目98项,较往年全年检修费用节约了1500万元,通过自主检修项目的实施,推动青年员工的快速成长。2021年,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1件,申请、获批华能集团众创项目50项。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电投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力分公司电气一班
日常工作:负责3~6号机组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电测及远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任务。
对国家电投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电力分公司电气检修分场电气一班来说,这是一项无上光荣的嘉奖:2021年4月,这个班组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这个由19名青年职工组成的班组肩负着该公司3~6号机组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电测及远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任务。蔚蓝色的检修工人安全帽穿梭在机械轰鸣的火电生产现场,用爱岗敬业、创新创造、传承发扬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
2019年12月底,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发布“寒潮红色预警”,一夜之间气温跌至零下35摄氏度。220千伏NCS监控机“220千伏绝缘监察装置直流2段母线接地或电压异常”保护报警,控制直流电源接地!此事发生后,班长杨柏雨立即带着几名班员顶着寒风进行自备1号线刀闸箱至就地端子箱的电缆更换。可曝露在寒风中的双手很快就僵硬麻木、不听使唤,给消缺带来了极大困难。
“强子,你俩回屋取暖,抓紧恢复,10分钟后来替换我。班组抓紧再派人支援!”小杨当机立断,3个小组轮番上阵,4个小时不间断作业,硬是顶着寒潮完成了缺陷处理工作,设备正常投入了运行。
疫情期间,大部分班员被隔离在外地,连续两个月班组仅剩6人值守,防疫、消缺样样不落,班组、现场井井有条。
2019年至今,班组累计消缺170余条,缺陷处理成功率100%,这个100%得来不易。
这个班组有一间通辽市“创新工作室”,是技术能手们各显身手的平台。除了各式各样的创新科技成果展示,还有一面荣誉墙:“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刘海洋、“科尔沁能工巧匠”李宪利……
班组技术员李翔宇对这些前辈如数家珍:“这些技术带头人带着我们搞技术攻关、科学技术创新,几年来搞了不少小发明、小创造,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班组攒下了厚厚的‘家底’。当初那份钻研技术的韧劲,成为了我们班组独有的文化。”
路过电力分公司实训基地,“工备电源联动试验优化”课题小组正在开展攻坚,一群检修工人围拢在快切装置二次回路图纸旁,带着年轻人那股犟劲和闯劲,时而低头沉思、运笔如飞,时而高谈阔论、争论不休。
电气检修工作是火电企业里的“高精尖”行业,技术工种的知识积累和技术传承特别的重要。这个员工平均岁数27岁的班组,很多班员还是“95后”,平日在学校里习惯了刷抖音、打“王者”。把如此重要的检修任务交给这些“不太靠谱”的青年职工,很多人心存疑虑。
新员工入职伊始,该班组就号召大家踊跃参与电力分公司、电气检修分场和班组的一系列培养计划,搞技术“那达慕”、签师徒合同、“人人当讲师”活动、“每日一讲”。这样的“高压态势”,让青年职工迅速绷紧神经,完成了从学生到检修职工的蜕变。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电气一班将以“全国工人先锋号”为新的起点,持续奋斗、奋勇拼搏,为霍林河循环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在祖国北疆上唱响一曲的电力检修工人的工匠之歌。
日常工作:负责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节能降耗、技术创新,运行人员的学习培训。
内蒙古能源发电新丰热电公司运行部集控一值是一支平均岁数仅32岁,积极向上的青年队伍。他们立足岗位,笃定专注,用青春与汗水浇灌梦想,诠释了新时代践行“工匠精神”的团队风采。日前,该值获评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多年来,该值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树立“每位职工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理念,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手里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专门召开技术分析会反复分析研究解决办法。2020年共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615条,开展安全活动24次,各类安全生产检查8次,操作1000多项,累计办理工作票462份、操作票1872份,合格率均为100%。
该值不断深化经济运行工作,把机组节能降耗做细做透,拧紧能耗闸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监视机组各项参数,实现精细化调整,将耗电量降到最小,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理跑冒滴漏问题,确保机组平稳健康运行。针对运行中出现的任何参数偏离、经济指标异常等现象,及时制订相应的调整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度电必争、克煤必省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该值完成发电量7.84亿千瓦时,占新丰热电总发电量的22.1%,在5个运行值中发电量最高。在部门开展的月度值际竞赛活动中4次夺得头名,流动红旗竞赛中6次夺得第一。
该值从始至终坚持“发明创造是创新、小改小革是创新、优化完善也是创新”理念,自觉把创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2020年5月,全员集思广益提出并实施用等离子冷却水接带给水泵泵体冷却水,完全解决了因密封水温度高造成给水泵频繁解列检修的难题,节约检修成本约78万元;同年8月,针对凝泵推力轴承温度高多次发生限负荷现象,提出有效方案,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增加发电量1312万千瓦时。在2020年新丰热电举办的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该值2个成果入围并发布,分获一、二等奖。在2020年度内蒙古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答辩会上,该值项目《2号锅炉连排疏水回收至热网首站改造》获得一等奖;在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中,《降低1号汽轮机振动》课题获得改进级(三等奖)成果。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该值人员不忘奉献爱心回报企业和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抗疫情希望同行”“关爱下一代点亮中国梦”等捐助活动中,人人踊跃传递爱心。多次参与支部助学活动,看望慰问孤寡老人,扶助困难群体,在活动中强化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感恩回馈社会。